如何养肝护肝排毒

点点百科 394 0

如何养肝护肝排毒

养肝护肝排毒的方法:

第一、饮食有度。养护肝脏可吃一些含维生素、蛋白质丰富的食物,比如新鲜的果蔬。前提是一定要控制食用量,若摄入的热量太高,消耗不了,也会得肝病。

第二、晨起动一动。古人讲“闻鸡起舞”,可见晨起锻炼对身体大有裨益。早晨是肝气最活跃的时候,此时可以走一走,动一动,将气机调动起来,将肝脏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。如果老睡懒觉,肝脏功能也会受到影响,人也没力气。

第三、定时活动。感觉疲劳时,伸个懒腰,活动活动筋骨,就可以让气血活跃起来。偶尔骑车下班,看似简单的活动,却都是养肝的好方法。

第四、按摩穴位。可以每天敲敲胆经,胆经位于身体外侧,用双手握拳稍微用点劲敲打左右大腿外侧各50次。敲胆经能加速胆汁分泌,提升人体的吸收能力,且同时具有调理情志、缓解紧张情绪等作用。

扩展资料:

肝脏是重要的排毒器官,肝脏排毒时间有一定的规律:

晚上9-11点为免疫系统(淋巴)排毒时间,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。倘若此时,作母亲的仍处于焦虑状态,如洗碗盘、盯孩子功课,对健康不利。

晚间11-凌晨1点,肝的排毒,需在熟睡中进行。

凌晨1-3点,胆的排毒亦同。

凌晨3-5点,肺的排毒,此即为何咳嗽的人在这段时间咳得最剧烈;因排毒动作已走到肺经,不应用止咳药,以免抑制废积物的排除。

凌晨5-7点,大肠的排毒,应上厕所排便。

凌晨7-9点,小肠大量吸收营养的时段,应吃早餐。疗病者最好早吃,在6点半前,养生者在7点半前,不吃早餐者应改变习惯,即使拖到9、10点吃都比不吃好。

晚睡晚起混乱整个排毒过程;另外,半夜至凌晨4点为嵴椎造血时段,必须熟睡,不宜熬夜。

以上就是肝脏的排毒规律,如果没有遵循这样的规律,肝脏不能正常排毒,毒素淤积在体内,对人体健康尤为不利。因此,要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肝脏排毒。

参考资料来源:人民网-养肝就是养命!养肝护肝做好四点很重要

参考资料来源:人民网-肝脏排毒有规律 如何给肝脏排毒?

养肝的话平时该多吃什么?

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实质脏器。中医将其形象地比喻为“将军之官”,更是体现了我国传统医学对肝脏的重视。有关专家告诉记者:在护肝时,适当用些中医的方法,效果会更好。通常,中医护肝有以下五种方法:首先,中医讲究情志养生。中医的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绪,分别是怒、喜、思、悲、恐。其中,肝脏对应的是“怒”,正所谓“怒伤肝”,因此平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。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怒火中烧都会导致肝脏气血失调,影响肝的疏泄功能,因此情绪不舒畅时,应该能够找到一个途径宣泄我们的负面情绪,例如找一个知心的朋友倾诉心中的不快,切不可憋在心里,以致伤害肝脏。其次,中医养生特别强调作息有律、起居有常。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到:肝胆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最兴盛,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,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。因此,人在此时也应顺应自然,保证充足的休息。此外,中医认为“人卧则血归肝。”因此,养肝的最佳方式就是好好休息。平时工作避免过度劳累,及时休息补充体能,也让肝脏能发挥其调节气血的作用,以消除疲劳的感觉。第三,中医可以通过食补护肝。我国的传统医学素来有“五色饮食”的说法,而肝主青色,“青色入肝经”,因此平时可多吃一些青色的食物,例如菠菜、西洋菜、芥蓝、青瓜、冬瓜、绿豆等,具有滋阴润燥,舒肝养血的功效。此外,“肝性喜酸”,根据酸味入肝的原理,可以在日常多食用一些米醋,除了益肝还可以预防感冒。一些酸味食物,如山楂、山萸肉、枸杞等具有保肝敛肝之效。护肝者还要注意尽量少吃辛辣、油腻食品,少喝酒。 第四,通过健脾护肝。中医认为,五脏都是相互密切关联的,其中肝属木,脾属土,木旺则乘土。而肝主藏血,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,脾主统血,为气血生化之源。脾气健运,气血生化有源,血量充足,则肝血充盈。因此适当保养脾胃的消化功能,吃一些有益气健脾功效的中药如党参、山药、茯苓、白术、薏仁、扁豆等,对调养肝脏的也大有裨益的。最后,不少中药都具有健肝疏肝的作用,如山楂、决明子、郁金、陈皮、茵陈、白芍、葛花、枳壳、绞股蓝等。这些中草药在中药店都有饮片,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自己平时可适当配一些袋泡茶饮用,不仅对脂肪肝的恢复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,应酬多、需要饮酒的人群经常饮用也有保护肝脏的作用。如果觉得自己制作袋泡茶麻烦,也可以喝一些制作好的保健茶,养生健肝茶作为一种常见的护肝保健饮品,其中就含有绞股蓝、溪黄草、柴胡、灵芝、枸杞子、猪苓、甘草等中草药成分,具有冲泡方便、口感良好等优点,对上班族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肝火旺,可以用龙胆泻肝丸,中病即止。1“经常易怒,发脾气,眼干”,有肝火旺的倾向,但还不能依此而诊断为肝火旺。 2中医诊断疾病要求望闻问切,四诊合参,全面分析才能做出诊断,目前患者信息(资料)不全就诊断为肝火旺,就处方开药,不符合中医的看病原则,效果会大打折扣。 3肝火旺应该会出现口渴欲饮,小便黄,发热,舌红苔黄,脉弦数等,如果出现了以上的这些,特别是舌象(舌红苔黄)、脉象(脉弦数),就可以诊断为肝火旺。 4建议去正规中医院看中医,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,最好不要盲目服用中成药,可能会产生远期副作用。 中成药——舒肝散,可以按说明进行服用,非常有效。食疗的话,薏米莲子粥较好。用莲子芯泡水喝也能平肝。肝火旺经络做到不生气,多吃木瓜。睡前用热水泡脚。多按摩胆经。都是去肝火的好办法。建议看下人体使用手册这本书,到处都有卖。对调理身子很有帮助。预防肝火上升或是要清肝火,中医常用夏枯草、桑叶、菊花或金银花、绵茵陈调治,效果不错。方法如下: 1、夏枯草12克、桑叶10克、菊花10克 将夏枯草、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,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,即可代茶饮。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。 (注:以上为1至2人的分量,可根据人数增加。) 2、金银花15克、绵茵陈15克 将金银花、绵茵陈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,即可代茶饮。可用黑糖或片糖或蜂蜜调味。 此外,预防肝火上升,也可喝“枸杞菊花茶”,方法如下: 枸杞先煮30分钟,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钟,就可作茶饮,适用于头晕脑胀、眼赤目乾,经常用脑者。 养肝可多吃猪肝或鸡肝,尤其是那些看东西经常模模糊糊,用神太多者。 喝梨水去肝火: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,梨2个,削皮切块,加冰糖适量,清水适量炖服。 当人体阴阳失调,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,会引

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