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节气养生——小暑
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,一般在每年的7月6日至8日左右。小暑日“斗指辛为小暑,斯时天气已热,尚未达淤极点,故名也”。此时天气已经很热,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,所以叫小暑。时至小暑,已是初伏前后,到处绿树成荫,很多地区气温已接近30℃,热浪袭人,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。小暑节气的 养生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。
1. 防暑防晒,健脾除湿
小暑节气,天气炎热,应注意防暑防晒。外出带伞、涂抹防晒霜,衣着宽松、清凉,适时补充水分。可多吃西瓜、冬瓜、黄瓜、绿豆这些清暑利尿的食物。中医认为,暑多夹湿,夏季空气湿度大,人常易感受湿邪。民间有“冬不坐石,夏不坐木”的说法。因为久置露天里的木料,如椅凳等,经过露打雨淋,含水分较多,表面看上去是干的,可是经太阳一晒,温度升高,便会向外散发潮气,在上面坐久了,易感受湿邪,诱发痔疮、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。所以,尤其是中老年人,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。湿邪最易困脾,因此夏季 养生 ,健脾祛湿很重要。荷叶、山药、茯苓、扁豆、薏米、猪苓、泽泻等都具有健脾除湿的功效,可以把这些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,或甜或咸,非常适合此小暑节气食用。
2.保持心静,自然清凉
时当小暑之季,气候炎热,人易感心烦不安,疲倦乏力。按五脏主时,夏季为心所主,因此要顾护心阳,平心静气,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,以符合“春夏养阳”之原则。中医 养生 主张一个“平”字,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。心在志为喜,但如喜过则伤心,心伤则心跳神荡,精神涣散,思想不能集中,甚则精神失常等。“喜”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,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。故夏季 养生 重点突出“心静”,心静自然凉。
3.饮食清淡,吃苦尝酸
小暑节气的饮食原则是:多清淡,少肥甘,多吃酸苦,少辛甜。夏天人的脾胃运化功能减弱,容易发生呕吐、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疾病。因此,饮食宜清淡,肥甘厚味容易滋腻碍脾,助湿生痰,进一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。而辛辣的食物虽可刺激我们的味蕾,激发食欲,但是容易上火,引起口舌生疮。甜食如蛋糕、糖果等虽然好吃,但吃多了也会影响我们的脾胃功能。夏季要多吃苦味、酸味的食物。苦可清解暑热,酸可固表敛汗。因此苦瓜、黄瓜、苦菊、芹菜、乌梅、山楂、番茄、草莓、猕猴桃等蔬菜水果是比较适合夏季吃的。另外,可饮决明子茶、荷叶茶、菊花茶、绿豆汤等饮料,清暑祛湿。
文/中西医结合康复科 陈婷婷
24节气经络养生知识
24节气经络养生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,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,指导农事活动,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。
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黄河流域。远在春秋时代,就定出仲春、仲夏、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。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,到秦汉年间,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。公元前104年,由邓平等制定的《太初历》,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,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。
二十四节气放映的是一年中阴阳消长、气候变化的状况。根据我国古代“天人合一”的传统文化思想,人体养生要去适应这个阴阳消长的变化。二十四节气的气运与人体经络存在着对应关系。在二十四节气经络养生法中,两个相邻的节气对应人体的一条经络,二十四节气分别对应人体的十二 条经络。
头部点穴:点按风府穴:双掌掌根贴于耳后,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,力量适中。风府为督脉穴,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、颈疼痛,预防中风。
按摩养生法 :双手拍头,取坐位,头身正直,然后用双手掌在头部施轻拍法,由前向后,均匀拍打,力量要轻柔有弹性,双手轻拍约20次。
自我艾灸保健法:自我艾灸时多用艾条灸,因为艾条使用方便,也好控制。取坐位,全身自然放松,呼吸平稳,心无杂念,将所施灸的部位暴露出来。灸时要注意防止火星落在皮肤上,避免烫伤。
24节气经络养生经 立春、雨水经络养生——手少阳三焦经
惊蛰、春分经络养生——手阳明大肠经
清明、谷雨经络养生——手太阳小肠经
立夏、小满经络养生——手厥阴心包经
芒种、夏至经络养生——手少阴心经
小暑、大暑经络养生——手太阴肺经
立秋、处暑经络养生——足少阳胆经
白露、秋分经络养生——足阳明胃经
寒露、霜降经络养生——足太阳膀胱经
立冬、小雪经络养生——足厥阴肝经
大雪、冬至经络养生——足少阴肾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