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谓中医?

点点百科 6 0

一、何谓中医?

中医也是一门科学,中医不像人们说的那么神秘,也不是那么简单,自古就有内、外、妇、儿等分科。目前市场鱼龙混杂,随便什么人就敢称为中医,实在是玷污中医。好的中医大夫是需要经过若干年的学习和实践,读相当数量的经典著作甚至花费十年以上的时间。我以为中医是中国几千年生活实践的积累,对于我国人民的健康生存起了相当作用,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,被认为只有能证实的才是科学的,事实上西医并非真正科学,西医在某种程度上像盲人摸象,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,所以对于中医争议非常大.许多人根本不了解中医,妄加评论甚至要废除,中医在漫长的历史中,有许多医家的著作,记载了疾病的发展演变,就论述药性的著作就不少,举例说:医宗必读就药物的不宜就花了很大篇幅论述。

关于营养方面,我们可能不知道鸡蛋红枣的成分,但我们知道它有益,能补心养血,并且食之有效,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.

对于很多疾病,中医治疗都是很有效的。如心悸 眩晕。

二、中医和中医学的区别是什么

中医学是中医其中的一部分……

三、什么是中医?

中国传统医学

四、中医学包括哪些

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医学、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。

中医基础医学主要是阐述中医的基础理论,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(精气学说、阴阳学说、五行学说)、藏象学说、气血津液学说、经络学说、体质学说、病因学说、发病学说、病机学说等等。

中医预防医学主要是阐述中医的“治未病”思想;包括①未病先防:重视用各种方法进行养生保健,以预防疾病的发生,这是最主要的。②既病防变:提倡早期诊断,防其恶变。③利用一切措施与手段,如食物、药物、针灸、推拿、按摩、熏、蒸、浴等,对人体及环境进行保护,以防止疾病的发生、感染和传播。

中医临床医学即是研究用中医、中药、针灸、推拿、按摩、熏、蒸、浴等方法对患病人群进行诊断与治疗的科学。(刘春援 江西副教授)

五、中医包含哪些学科?

中医中包含很多学科,如:中医内科、中医儿科、中医妇科、中医外科、中医骨伤科、中医五官科、中医康复科、针灸推拿科、中药科、等等,因为在古代中医没有很具体分科,所以在当时基本上大夫都很全面,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,中医学中也开始分门别类,培养专科医师。

六、中医有什么特点

一、整体观念

整体是指人体的统一性和完整性。

1.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,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、器官所组成的。各个组织、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,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。

2.人与自然的统一性,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。自然界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,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。在功能上相互协调,相互为用,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。

二、辩证论治

1.概念:所谓“证”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。包括病变的部位、原因、性质以及邪正关系,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,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,因而它比症状能更全面、更深刻、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。

所谓“辩证”,就是将四诊(望、闻、问、切)所收集的资料,症状和体征,通过分析综合、辩清疾病的原因、性质、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,从而概括、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。

所谓“论治”又叫施治,则是根据辩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。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。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。所以辩证论治的过程,实质上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。

2.辨病与辨证的关系

疾病是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的,而证则是疾病过程中典型的反应状态。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是既辩病又辩证,并通过辩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。

例如感冒可见恶寒、发热、头身疼痛等症状,病属在表。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,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。只有辨别清楚是风寒还是风热,才能确定选用辛温解表还是辛凉解表方法,给予恰当有效的治疗,而不是单纯的“见热退热”“头痛医头”的局部对症方法。

三、相似观念=现代分形观----中医的三个哲学观

是取象比类的现代化科学化

分形是上个世纪美国人创立的,但分形即--相似的观念中国几千年前就有,如著名的阴阳,五行就是最古老的分形观,上个世纪邓宇等的新发现。是取象比类、象数学、取数比类的现代化科学化,即通过类比、象征方式把握对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,运用带有感性、形象、直观的概念、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。

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