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立冬之艾灸养生

点点百科网 38 0

节令特征

立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,太阳黄经225°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立,建始也……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”是指一年的田间劳作结束了,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,收藏入库,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。

立冬三候为:“一候水始冰;二候地始冻;三候雉入大水为蜃。”这一节气中水已经能结成冰,土地也开始冻结。三候“雉入大水为蜃”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,蜃为大蛤。立冬后,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,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。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。

浅谈立冬之艾灸养生-第1张图片-点点百科

养生要点

立冬是冬季的开始,俗语云: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,强调该节气进补的重要性。冬季应于肾,《内经》讲:“冬不藏精,春不病温。”故而立冬养生的第一要点为滋阴补肾。另外,立冬后亦是感冒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,预防此类疾病也是该季养生的重点。

浅谈立冬之艾灸养生-第2张图片-点点百科

艾灸养生

(1)配穴

1)太溪:穴出《灵枢·本输》,属足少阴肾经,为本经输(土)穴,原穴。别名吕细、内昆仑。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,平对内踝尖取之。艾灸太溪是滋阴补肾的主要方法之一。

浅谈立冬之艾灸养生-第3张图片-点点百科

2)命门:艾灸命门有滋阴补肾、温补元阳的功效。

浅谈立冬之艾灸养生-第4张图片-点点百科

2)阴郄: 《甲乙经》名手少阴郄,《千金方》名阴郄,《外台密要》名少阴郄。属手少阴心经,为本经郄穴。艾灸此穴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。

浅谈立冬之艾灸养生-第5张图片-点点百科

(2)灸法

1)艾炷灸:艾炷无瘢痕灸,7~9壮/穴,2~3次/周。

2)艾条灸:艾条温和灸或回旋灸,45~60分钟/穴,2~3次/周。

3)器具灸:45~60分钟/穴,2~3次/周。

——END——

标签: 艾灸养生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